耶鲁建筑学院院长谈中国建筑

来源:金东方留学 时间:2013-05-22 作者:Admin

2012年开始,斯特恩开始接受来自中国的设计邀请,此时的中国城市,正拥有一个不太“荣耀”的昵称:“西方设计师的建筑试验场”。 斯特恩来到中国,是也要进行一项“试验”,还是为中国的建筑界树立一个正确的“示范”? 斯特恩在华期间接受中国媒体


罗伯特·A·M·斯特恩,一直被业界尊崇为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设计的鼻祖。已连续3届担任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的斯特恩,于2011年获得了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理查德H德里豪斯奖”。相较于他获得的那些专业而拗口的奖项名称,斯特恩的作品更为人熟悉:美国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美国第二大总统图书馆,以及纽约目前价格最高的豪宅——中央公园西15号等。


2012年开始,斯特恩开始接受来自中国的设计邀请,此时的中国城市,正拥有一个不太“荣耀”的昵称:“西方设计师的建筑试验场”。 斯特恩来到中国,是也要进行一项“试验”,还是为中国的建筑界树立一个正确的“示范”? 斯特恩在华期间接受中国媒体时谈到以下问题。


    1、 关于西方建筑的原样复制


斯特恩:这是可以理解的,是交流的结果,在现在这个世界里,有很多国际间的交流,建筑也是其中的一种交流。美国在18世纪末的时候,有很多刚刚富起来的有钱人同样从欧洲学习了很多东西,把当地的一些建筑风格都搬到美国。


建筑,好比一种可以让大家看到的语言,人们不能满足于从一个地方把整个东西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就像学语言一样,这是一个学习和延伸的过程。从过去的经验来说,如果说是长期这么做,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危险的操作方法,因为从长期的角度来说它会破坏当地的文化传统。我觉得应该把学来的理念融入到当地文化中间,也把过去和现在结合起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有新意的未来。


    2、关于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斯特恩: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中国,近些年来大家都有意识的去保护传统建筑,就像大家知道的,北京呼吁保护一些胡同和住宅结构,这些都非常重要。在我自己的作品中,一直在强调自己是一个现代化的风格,当然我也会在尊重现代的城市化进程中,想办法把原来的城市结构风格重新找回来,让它在我的新作品中再现出来。这个想法是在近几年常常被大家所忽略的。


不久前,我接受了大连中航国际广场的项目邀请,这是我在中国的第一个综合体。对我来说在我事业发展中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3、关于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


斯特恩:说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本身这些东西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我也非常欣赏中国的这些传统建筑,特别是在原来的封建或者帝王时代,北京很多的作品还是非常好的。遗憾的是,有一些传统因素中国现在没有使用,但是在很多其他国家都已经使用了。


在我的办公室图书馆里面也有很多关注中国建筑的书,合适的情况下,我都想把这些旧的风格重新引入我的新的作品中间。比如说大家讲得比较多的四合院和有多个院子的情况,就是一种古典风格的应用。

从建筑的表现形式上来说,我们必须经常回到过去,发现过去的一些建筑中间到底蕴含着什么意义,它的一些理念、概念到底有没有生命力,如果有的话可以在现在的新的设计方案中间进行重新使用、加工。


4、关于未来城市的建筑形态


斯特恩:大家近年来对高层建筑的反感越来越多,当然我自己也不是特别喜欢到处都是高层,但是中国有一个情况,因为中国人口这么多,建筑密度也比较大,特别是很多外地的人口和农村的人口都涌入城市,所以人们只能想办法要把建筑的密度给降低一下,而不能完全抛弃高层建筑。现在有更多的人开始重新赏识胡同的概念,甚至院子的概念,重新引入这些旧的传统的概念,我们把它塑造成新的版本,在现在的建筑中间得以体现。


5、关于智能建筑绿色环保


斯特恩:我觉得未来的建筑设计理念,都是建造可持续发展、更生态的作品。有时候,有些建筑用了很多玻璃幕墙,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虽然我自己也设计过很多类似这样的作品,但在大连项目上,我就用了很多石头,它可以控制住建筑的质量,与窗、玻璃的设计保持一个平衡。


整个城市中,智能建筑、环保建筑都只是一部分。整个城市节能是一个大话题,是一个整体的工程。20年前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完全没有看到那么多汽车,每个人都是骑着自行车上班,这是很好的运动,而且很环保,但是到了现在大家都觉得骑自行车上班是不可想像的。所以节能环保应该是整个城市通盘考虑的问题,建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关信息列表

  • 暂无相关信息

留学问答

提问标题:
留学国家: 所在地区: 城市:
您的姓名: 性别:
手机号码: 您的座机:
电子邮箱:
提问内容:
验证码:

名师介绍

课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