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革洪老师解读: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发展史
古语说:学史可以名今。了解学校的历史特点可以有助于学生做有效地自我定位和留学准备,金东方留学首席建筑专业申请专家孙革洪老师带你一起走进普林斯顿建筑学院的发展史。
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科的发展始于1832年由业余建筑师兼科学家约瑟夫·亨利教授的一门建筑历史课。这也是当时还未改名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新泽西学院所开设的唯一一门人文课程。1837年约瑟夫·亨利离开学校之后,建筑学方面的课程由其他教授继续讲授,并未中断。1882年艺术学与考古系成立后,建筑史、建筑设计等建筑学相关课程被并入该系。1919年一战结束后,建筑学院正式成立。
虽从艺术学与考古系中独立出来,建筑学院仍然与其保持极其密切的关系。建筑学院的许多课程都由艺术学与考古系的教师教授,两系间的学术交流也十分频繁。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曾是美国唯一由建筑历史学者担任院长的建筑系/学院,学院在成立之初便坚持以下信念:学生应接受全面而深厚的人文教育;建筑学应被视为一门艺术;学生应了解其他相关艺术种类;建筑技术的教学应与设计结合,并为设计服务。
20世纪30年代,格罗比乌斯、密斯等现代主义运动先驱来到美国,使美国的建筑学教育体系产生很大变化。以哈佛为首,东海岸各校建筑系/学院都进行了教学 改革以适应时代和技术的发展,普林斯顿建筑学院也不例外:学制由原来的3~5年延长为6~7年;人文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学院明确提出建筑教育的重点在于 “教育”而不是“培训”;学院培养的是善于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师”。在这一阶段,赖特、勒·柯布西耶、Richard Neutra、BuckminsterFuller等著名建筑师都曾来此讲学。
随着学生和教师人数的增加,原先位于艺术学与考古系大楼之内的建筑学院教学空间已经不能满足需要。1963年,包括制图室、教室、讲演厅、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图书馆、模型室和两个展厅的建筑学院新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至此也由原先紧密依附于艺术学与考古系之下的一个教学方向发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院。院长Robert Geddes对学院的教学方向和课程进行了扩展,聘请了多位著名建筑师和理论家(如路易·康、迈克尔·格雷夫斯、Kenneth Frampton、现任库珀联盟建筑学院院长的Anthony Vidler、彼得·埃森曼等)来校授课,同时Henry Cobb、兰姆·库哈斯、罗伯特·斯特恩、罗伯特·文丘里等也曾来校讲学。
1989年,建筑师Ralph Lerner接替建筑理论家Robert Maxwell任院长后,对学制和课程又作了一些改革:本科生选择方向更加自由,计算机图像方面的课程被列入选课单,建筑技术方面的课程得到进一步更新, 并加入了景观设计方面的课程。建筑学院大楼也进行了翻新,增设了计算机房、局域网和激光模型切割机。同时,RalphLerner还将多名在各自研究领域 享有盛名的学者和建筑师聘为教授,如城市规划理论家M. Chris-tine Boyer和Mario Gandelsonas、建筑理论家Mark Wigley(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和Beatriz Colomina以及艺术家兼建筑师Eliza-beth Diller等。
现任建筑学院院长,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Stan Allen于2002年离开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研究生教育指导的职位来到普林斯顿。作为景观设计事务所Field Operations前合伙人之一的 Stan Allen担任院长后,学院的景观建筑及计算机图像方面的课程得到进一步加强,重视人文的传统也得以保持和发展。学院继续保持和艺术系、历史系、哲学系等人文系科的紧密联系,并开设涉及历史观、性别研究、社会阶层分析、大众媒体研究等方面的多门人文理论课程,由本校和外校的学者讲授,在美国建筑院系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