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Major: Chemistry (06本科)
GPA: Overall: 3.46, Major: 3.70
GRE: 630+790+4.0 iBT: 103 (28+26+22+27)
Publication: none
Exchange Experienc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申请情况============================
Application:
Chemistry: Stanford, UW-Madison, Cornell, Columbia, Chicago,Upenn,Minnesota, Rice, Florida, Maryland, Pittsburgh,Notre Dame,NUS
Chemical Engineering: Purdue
MSE: Texas-Austin
Interview: Florida(phone), UW-Madison(MSN), Maryland(Skype), NUS
Offer:Pittsburgh, NUS, Maryland, UW-Madison(Accept)
Withdraw: Upenn
Rej: the else.
===============================感受===============================
“这次是运气好,不过我会努力的。”拿到UW-M之后,我每天都在讲这句话。我的背景里,有太多可以拿来作为申请结果不好的借口:GPA不高,口语没有24,研究经历薄弱,没有文章,也没有特别牛的推荐信。1.27我回家的时候,怀着能在2.18之前拿个OFFER让爸爸50岁生日过的开心的美好愿望,苦等了一个寒假,到再回上海的时候,仍然两手空空,羡慕着Jameslalala的Chicago,能去为Prof. Dmitri V.Talapin工作是件多令人兴奋的事情。整个等待过程,情绪一直在自信和自我怀疑中摇摆,还有一些有关感情的苦涩回忆掺杂其中,到了今天,终于能讲一句,所有的辛苦和委屈都已经过去,付出过总是会得到回报,只是时间和方式会有早晚而已。
我了解自己是个迟钝而不愿意服输的人。学习和了解一件新事物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我一开始会干的很差,不过我会好强地花时间去努力学习和探索或者练习,因此在结束的时候,至少结果不会比别人差太多。从小到大,自己都不是最好的学生,不过一直都在努力像最好的学生学习。
对于申请化学PhD这件事情也是这样的情况。像我所尊敬的oppy师兄一样,在一开始来到FDU的时候,我也没想过在本科毕业时候,要去美国继续念化学博士研究生。这个愿望,更像是我的父亲母亲的愿望。他们因各种原因没能在过去接受到研究生的教育,因此希望我在能够念懂书,念得起书的情况下,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之后再来看有什么样的机会来开始自己的事业。我的家庭是严父严母式的,他们有各种方式表达的期望,好在,目前为止,我还能够承受。大一的时候,因为对金融衍生品的兴趣,我一心想转去管理学院,毕业后再念个金融工程的研究生,再找工作。那时候有个在清华协和的女友,我也不太愿意毕业后离开她太远。到了大二,转系面试没有通过,只能继续念化学。感激那个时候遇见了rex和hellbiker,我基本不逃课了-,-~,不过还是对于毕业后选择拿不准主意。大二下因为距离分手和5.12家乡的地震的确改变了我很多.要感激认识yimi带来的好运气,GPA终于提升到稍微能看一点的地步和重新认识到自己希望成为的人,之后又拿到了去CUHK交换的机会,正是在CUHK的时候,遇见的事情,遇到的CUHK小分队的优秀同学们,终于下了决心要出国继续念PHD。准备GT的过程不能说不辛苦,回家过年时候,一份新的感情。Beryl的支持给了我太多太大的动力,后来她又通过外公去帮我找更好的推荐信,虽然最后因为分手不好再用到,亏欠的,合适机会总会归还。
在CUHK决定出国后,回来FDU已经是大三下,更换实验室的事情一直拖到4月份才解决,错过了去赵老师组的机会,但认识了邓老师,第一次让我有了遇见导师的感觉,他又推荐我到了余老师的实验室。由于进入实验室时间太晚,我知道我的研究经历无法和我的同学们相比,更远远不及oppy,tuitui,whattodo师兄这样的”Legend”。我主要做的都是协助晓丹师兄的一些合成和表征工作,一开始是graphene的制备和修饰,后来是LiFePO4的制备,再到现在毕设做一些multi-shelled的SnO2/C复合物。
我的申请策略是:为了弥补我在经历上的薄弱,我尽力阅读很多关于每一个我参与的工作的文献,也同时确定了我计划申请的教授(基本是我读的paper的作者)。我当时的想法是,既然我没有办法拥有一个很强或者很全面的背景来让别人相信我未来做什么方向都行,我就尽力在我所做过的工作有关方向上加深我的知识贮备,然后去申请也正在从事这个方向的课题组,让教授了解到我对他研究的兴趣和愿意为他工作的真诚想法。所以我最开始的选校和陶瓷中,我给和我做过工作有重叠和关联研究的教授都发去了陶瓷的邮件。希望试探他们的反应,最后来确定最终的选校名单:
一、Graphene类
1、Stanford: Prof. Hongjie Dai, 做过graphene nanoribbons和在mild condition下制备graphene,以及graphene做drug delivery agent。他回了我的邮件,鼓励我申请。这件事情非常出乎我的意料,我知道其实我距离S校很远很远,但也让我自己了解到,我并不是我之前想像那么差,让我坚定了继续陶瓷推销自己的决心。2月中旬rej。
2、UT-Austin:Prof. Rodney S. Ruoff. chemically-derived graphene,和UCLA的Prof. Richard B.Kaner都研究在溶液中制备graphene,也做很多关于graphite-oxide的工作。把我的邮件FOWARD给了小秘,让先申请。目前也没出结果,不过估计也没的。
3、Cornell: Prof. Jiwoong Parker, 韩国教授,Large scale graphene devices and
membranes,偏物理一点,人很NICE,回邮件基本5分钟之内,2月下旬Parker告诉我帮看过offerlist没我,rej.
4、Columbia: Prof. Louis Brus,做了一些关于graphene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研究,如oppy师兄所说,年纪大了,陶瓷没回过,还有Colin Nuckolls,做bio-nano,DNA-templated material也很好, 2月下旬问小秘知道rej。
5、Pittsburgh:Prof. Haitao Liu,刚去Pitts,之前就在Columbia做post-doc,Brus关于的graphene研究主要参与者,Alivisatos的学生。
6、NUS: Prof. Loh Kian Ping,很热情很热情的教授,最早的联系一个教授,让我单独给他寄了份材料,后来我有了PITTSBURGH之后没去参加NUS在上海的面试还是给了我OFFER,让我非常的不好意思,写了道歉信过去请求他原谅。他给我回的关于graphene的介绍让我重新认识了PS中那段关于graphene的经历该如何描述。
7、Notre Dame: Prof. Prashant V. Kamat, 做graphene, Qds, solar cells, fuel cells, 回复是委员会决定招生,如果能被录取话,欢迎加入他的课题组。最后是rej,现在想来也许不该去申请它,规模不大,综合排名不错的学校竞争都蛮激烈。
其他做graphene的课题组:(没申请的)
Prof. Yiying Wu(OSU),看漏了,我犯2,他还做锂电,我不知道我怎么没申请他。
Prof. Richard B. Kaner(UCLA), UCLA交流的同学说他们今年基本不招生。-,-
Prof. Ilhan Aksay(Princeton ChemE),没回过陶瓷,而且是ChemE,没敢申请。
Prof. Prof. SonBinh T. Nguyen(Northwestern),没回过邮件,传说他们爱研究生,喜欢硬件好,没敢申请
Prof. Michael Strano(MIT ChemE),不敢申请
最后结果,有关做graphene的组的申请结果是拿到NUS和Pittsburgh,对于其他学校,我的硬件条件不够有竞争力,都是rej.
二、非graphene类
联系过做graphene的教授之后,我又想,我还做过graphene-nanomaterials composite,LiFePO4,ZSM-5沸石,合成SBA-15、KIT-6、CMK-3、硅小球来做硬模板,以及毕设要做的hollow multi-shelled strutured materials,也都读了不少paper和综述,虽然这些研究经历很薄弱,很零散,很不起眼,但是如果能努力把他们都整合在一起,来证明自己对Material Chemistry的强烈兴趣和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应该还是可行的。于是,我修改了我的陶瓷信,联系了另外的一些教授:
1、Prof. Song Jin (UW-Madison),Dislocate driven nanowire growth mechanism,metal silicide nanowires, thermoelectrics,Prof. Charles Lieber(Harvard)的Post-doc,人很好。在他给我一个宝贵interview机会之前,我给他写过3次邮件,给我面试的邮件直接re了我的陶瓷信。2.9面试时候讲了20MIN英文,然后中文闲聊45分钟左右。等了2个月,中间一直继续关注他以前做的各种工作,保持联系,4.10拿到OFFER。
2、Prof. Yuhuang Wang (Maryland),CNT和Nanolithography,本科厦门大学,郑兰荪院士的学生,Ricky Smalley的Phd, Chad Mirkin的Post-Doc,人很好,第一次发邮件过去就很热情的回复我,鼓励我申请,今年UMD化学钱不多,审查材料速度非常慢,3.30才面试,Prof.Wang在这个OFFER中帮了我太多,很早就告诉我有面试,还帮我给面试的Prof. John T. Fourkas写email请求他早点面试我,非常感动,如果UW-M没给我,就会去他那里的。昨天写了道歉信请求他原谅,觉得自己很对不起他的好意。
3、Prof. Dmitri V. Talapin (Chicago), binary nanoparticle superlattice, Upenn的Prof. Christopher B. Murray的学生,一直都回邮件,告诉我他会招收学生,鼓励我申请,但同时说决定是由委员会做的。被拒后,也有鼓励我到别的学校好好努力。PKU和中科大的同学拿了好多OFFER,Jameslalala和Clof师兄也拿到了,好羡慕的。现在Chicago化学IBT不用4个26了,网站上写Physical Science的90就好。
4、Prof. Christopher B. Murray (Upenn), Prof. So-Jung Park, C.B. Murray回复他不管招生,祝我好运,Park从来不理我。Upenn一直在wl上,但直到今天也还有很多人在wl上。传说他们今年450个申请者,只有30个位置。
5、Prof. Yue Wu ( Purdue ChemE), 在国内几个学校BBS上发了招学生的广告,是Lieber的Phd和Alivisatos的Post-doc,去年夏天刚到Purdue,做solar energy conversion相关及其他一些研究,帮我看了PS,让我把研究经历整合进PS,给了我他的CV,让我参考,很感激。我应该硬件让他不够满意,后来他有让赵老师推荐同学去他那里但同学权衡后没去。据说他们今年ChemE就招了10个人。
6、Prof. David Wei (Florida), Chad Mirkin的Post-doc,做纳米材料,刚去Florida不久,也在国内发了广告,在12月份还给FDU的所有申请人打了电话,鼓励大家申请他,最后给了NJU 10+个OFFER, FDU 0个。不知道Florida是不是和NJU传统友好还是怎么。
7、Professor Andreas Stein (Minnesota), 做mesoporous材料的,余老师帮我给他写了邮件,没有回音,我自己也发过3次邮件,石沉大海,3个一起申请的同学都rej,可能是口语不到23的原因。
8、Professor Michael S. Wong (Rice), 做纳米材料的,回复了我陶瓷邮件,说要招收学生,鼓励申请。但后来就没有再回复我了。3月下旬rej。
最后结果,非graphene类的Material Chemistry方向,面试以后,拿到了UW-Madison,Maryland。我能期待的最好结果。
4.10晚上就我近乎绝望地要给UW-Madison打电话询问结果,就在刚开始拨号的一刻,收到了Prof. Song Jin的邮件说给我Offer, 高兴地疯掉,然后哭了一小会儿,过去3年多好多事情都浮现在眼前,申请到最后拿到一个理想的offer,也算对自己所付出的,所失去的,所放弃的事情有了交代。我知道现在的UW-Madison更多像运气,不过,我真的会一直努力下去,努力走向更远的地方。我现在真的希望从事学术了,还有,像hellbiker老提醒我曾经说过的那样,要做很好,然后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对申请各项条件的看法===========================
GPA:很重要很重要,Euphoria还有Wanglazhi的GPA太让我羡慕和佩服。申请从来就不是个公平的竞争,拥有个能作为亮点的GPA值得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
GRE,IBT:化学G V500,AW3.5,T口语22(最好24)似乎也就够了, 当然,多个亮点更好。毕竟大多数学校一开始都要求做TA,英语好陶瓷时候也方便,clof师兄打电话的方法我觉得很好的。去了美国后,交流也更方便。
科研:我没有太多评价这个指标的资格,但是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会大二就去实验室主动地参与研究。oppy师兄还有whattodo师兄的例子可以说明科研的意义。多花些时间在实验室,对知识的掌握,对自己尽早了解科研是怎样的都有好处。
推荐信:很重要很重要。把握交流机会,和国外教授建立联系,争取拿到他们的强力的推荐信。经济状况允许的话,自己联系,自费联系夏天去美国学校实验室学习也可以考虑下。学校里的机会也要努力争取。
陶瓷:很重要很重要,特别是对像我这种背景不强的申请者,没有陶瓷,我肯定没有现在的结果。况且就是以合适的方式,挖掘、整合自己的资源,真诚的发发邮件,打打电话,引起教授的注意,何乐而不为。如Meiyi所说,真诚很重要,可以不懂那么专业的事情,但是这并不妨碍真诚的表达自己想去学习和为教授工作的愿望。陶瓷的邮件也要用心写,经常根据反馈来修改,能做到什么程度,就看各自的认识和体会了。
编辑:Vorayang